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成都
巢湖市位于省城合肥的南部,是合肥市代管的縣級市。其西南濱巢湖周邊分別與肥東、全椒、含山、廬江、無為接壤。截至2015年總人口92萬人,面積為2046平方千米。巢湖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古稱“居巢”、“南巢”,“成湯放夏桀于南巢”即出于此,文字記載的歷史有3000余年。巢湖之稱始于秦朝,唐朝設立巢縣,1984年設立縣級巢湖市,1999年7月9日升為地級市改稱居巢區,為地級巢湖市委、市政府所在地。2011年8月撤銷地級巢湖市,設立縣級巢湖市。2016年,巢湖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8.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9.1%,超過市人代會目標0.1個百分點,增速比三季度提升2.0個百分點。安徽“十三五”規劃將適時撤銷巢湖市,設立合肥市巢湖區。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主要景點:半湯溫泉位于巢湖湯山之麓。《巢湖志》記載:“山有二泉,一冷一暖合流。”因有半湯之名。半湯溫泉的歷史十分悠久,遠在秦漢,此處溫泉就為人們發現和利用。唐代詩人羅隱游覽半湯溫泉后,曾寫下“飲水魚心知冷暖,濯纓人足識炎涼”的詩句。溫泉終年噴涌不斷,水溫保持在攝氏60℃以上,最高可達80℃。泉水清冽,無色透明,水中含有30多種活性元素。中廟,矗立在巢湖北岸叫做鳳凰臺的磯石上。廟始建于唐,后屢有修建。它盤踞于磯巔,三面臨水。在中廟南眺巢湖,湖中有一個飛紅流翠的小島,這就是姥山。姥山地險景秀,島上有三山九峰,總面積1300余畝,最高處海拔104米。全島蒼松翠竹,花柳相映,果木成林。姥山之頂矗立著姥山塔,此塔初建于明代崇禎年間。銀屏山位于巢湖之南,因山上有一大石,色白如銀,形似花瓶,因此又有“銀瓶”之名。銀屏峰海拔508米,為群峰之冠,登山可俯瞰全湖。圍繞銀屏峰的九座山峰,形狀如獅子,名曰九獅山,古人稱之為“九獅抱銀瓶”,銀屏山故名。紫薇洞位于巢湖西紫薇山上。山上遍布一種小樹當地人管叫愛情樹,前往游玩的情侶往往用紅絲帶系在樹上以表愛情忠貞不渝。內有紫莓洞,洞位于山的正中間,此洞形成于地下暗河在地殼運動過程中的隆起,所以洞內石壁在暗河沖擊下形成的一道一道的層紋十分清淅。洞內有“四絕”、“三奇”景觀。“四絕”為天溝、天板、天漕,玉螺賬,石鵝管和天外飛瀑。“三絕”為鐵索寒橋、雙井開天、地下長河。此外,“龍潭聽濤”、“群猴朝圣”、“洞中大龍湫”、“九龍壁”、“石葡萄”、“石褶裙”、“石針”、“石筍”、“葫蘆壽星”、“猴子撈月亮”、“八戒照鏡子”等景點,以及王喬煉丹留下的勝跡。姥山島位于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湖心,是湖中最大的島嶼,地處中廟鎮西南方向,地形橢圓,周長約四公里,面積1平方公里,海拔115米。島上三山九峰,林木蔥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綠洲”。姥山島由結晶質凝灰巖、安山巖等組成,為巢湖水上天然避風港和水戰停泊處。山地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以黑松、毛竹、杉木、板栗林為主。山巔有古塔、古塘、古船塘。山上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此山四面皆水,如同一葉飄于水中。山巔的文峰塔建于崇禎四年,塔身為條石壘砌而成,高51米,七層八角,共135級。塔內磚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