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四川”這個名稱,始見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年)設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別為今成都、三臺、漢中和奉節。這四路,一般稱為川峽四路,簡稱為“四川”。在宋徽宗大觀三年 (1109年)的詔書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詞,這是目前所見到的將“四川”作為行政區劃略稱的開始。這以后,宋代設有“四川宣撫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職,就是中央派駐川峽四路的官員,都將川峽四路簡稱“四川”。到元代就正式以“四川”為名,建立了四川行省。元代的中央行政機構叫中書省,各地直轄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機構叫 “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峽四路基礎上設四川行省,簡稱四川省,省治成都。從此“四川”一名沿用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