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渭南市,隸屬于陜西省,古稱下邽、蓮勺。位于東經108°50′-110°38′和北緯34°13′-35°52′之間,地處陜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是陜西省的“東大門”,早在秦漢之際,渭南就已享有“省垣首輔”,“形勝甲于三秦”的美譽。總面積約13134平方千米,全市總人口564.63萬(2016年),為陜西省農業大市和人口第二大市。轄臨渭區、華州區2個市轄區,大荔、富平、白水、潼關、蒲城、澄城、合陽7個縣以及韓城、華陰2個縣級市,其中韓城為省內計劃單列市試點,享有設區市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行政級別升格為副市廳級建制,財稅體制省直管。渭南位于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華夏”之稱即來源于渭南,“華”即取自西岳華山之“華”,“夏”則取自夏陽之“夏”,而對于中國歷史文化進程產生十分重要影響的三圣(史圣司馬遷,字圣倉頡,酒圣杜康)也都從渭南走出并終于華夏文明史大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渭南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中原地區通往陜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歐亞大陸橋的重要地段,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段的關鍵組成部分,還是西北唯一一個擁有三大國家級經濟區疊加政策(“關天經濟區”,“陜甘寧革命老區”、“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的地級市。渭南是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中國重要的商品糧農業基地,也是西北糧食產量第一大市。工業以冶金、能源化工為支柱,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鉬礦儲量位居中國第一,亞洲第二。
渭南有多處古長城、古戰場遺跡;列入開發和保護的文物旅游景點619處,其中有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尤以被稱為“五岳第一廟”的西岳廟、氣勢恢宏的蒲城唐代帝王陵墓、一代史圣司馬遷的祠和墓、縱貫南北的魏長城遺址等最為著名。西岳華山是融休閑、度假、娛樂、游覽于險峻秀的西岳華山一體的旅游勝地。黃河龍門旅游景區,有 “北國小三峽”之稱;漢太史司馬遷祠,正在改擴建中。蒲城鹵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景色宜人、賞心悅目、龍首黑峽谷景區 風光秀麗 神奇無比。渭北唐代帝王陵墓群,全國重點文物---唐睿宗橋陵、唐玄宗泰陵,展現出大唐帝國風范、盛唐雄風、迷人的歷史文化風采。令游客為修復了的盛唐石雕慨嘆不已,引發思古之幽情,激起振興中華之豪情。洽川風景名勝區,有160多平方公里的河灘濕地,有丹頂 鶴、黑鸛、天鵝、鴛鴦、灰鶴等11種國家一、二類珍稀鳥,成群繁衍棲息,被國家科委列為珍稀鳥類重點保護區。還有處女泉、瀵泉、福山翠柏以及現代宏偉的抽黃一、二級站等,是沐浴、療養、釣魚和旅游的好地方。中國第一批書法藝術名碑《云麾將軍李思訓碑》、《大唐代國長公主碑》和《華山碑》、《蘇孝慈墓志》,《大唐故金仙長公主志石之銘》、《高力士碑》、《義門王氏先塋碑》、《曹全碑》、《蒲城王氏祠堂碑銘》等,都是彌足珍貴的藝術珍品,為保護、傳承中華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