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土庫曼斯坦(土庫曼語:Т?ркменистан)是一個中亞國家,位于伊朗以北,東南面和阿富汗接壤、東北面與烏茲別克斯坦為鄰、西北面是哈薩克斯坦,西鄰里海,是一個內陸國家。因地處地中海地震帶上,所以時常受地震威脅。公元15世紀土庫曼民族基本形成。19世紀60年代部分領土并入俄羅斯帝國。1924年成立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并加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10月27日獨立。1995年12月12日被聯合國承認為永久中立國。由于俄羅斯在當地影響力減弱,國家也開始大力加強本國伊斯蘭文化。土庫曼斯坦雖然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區之一,但它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天然氣儲備列世界第五。石油天然氣工業為該國的支柱產業。而農業方面則以種植棉花和小麥為主,亦有畜牧業(阿哈爾捷金馬等)。
地震紀念碑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立廣場上, 緊鄰中立門和總統府。1998年10月6日建成。紀念碑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是一只十五米長的青銅公牛,公牛的頸上頂著一個皸裂的球體——象征著地球,裂開的地殼上有一位女子雙手擎著小孩。設計思想取材于突厥民族的傳說:他們認為地球是由一頭巨牛馱著。女子與小孩則象征著永恒和人類的延續。下部是基座,基座的內部是地震博物館,主要展出一些有關阿什哈巴德48年地震以前、地震后以及現今的風貌的圖片。在博物館入口處的墻上有一座壁鐘,時針指著1點12分-阿什哈巴德地震的發生時間,以紀念這一慘劇-1948年10月6日凌晨1點12分阿什哈巴德發生里氏9-10級地震,死亡16萬人,整個城市幾乎被完全摧毀。
中立門是阿什哈巴德市主要景點之一,位于中立廣場,主建筑高75米,有電梯通往觀景臺和咖啡廳。三個支撐腳分別代表新土庫曼斯坦三個不可分割的基礎:中立、獨立和民族團結。頂部12米高的尼亞佐夫總統金像隨太陽方向旋轉。1995年12月12日,聯合國185個成員國一致同意賦予土庫曼斯坦永久中立國地位,為紀念這一歷史事件,土于1998年建成了中立門,它象征著土和平和開放的對外政策,展示了對世界的友好態度,表明對人類幸福未來的樂觀和信心。
魯赫耶特宮(會議和藝術宮)位于總統府對面,已成為阿什哈巴德市的象征之一。宮殿的大理石主體和天藍色的圓頂與市中心建筑群渾然一體。會議大廳可容納2800人,根據需要還可用作歌劇廳、話劇廳和電影廳。一層設有各國首腦大廳。由法國“布伊格”公司承建, 1999年12月竣工。土第9屆長老委員會、人民委員會和民族復興運動聯席大會在此召開。
地毯博物館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心,1993年3月20日經總統批準建立。博物館面積1178平方米,陳列不同時期各種圖案地毯、掛毯共 1000余件。館內展出2塊巨型地毯,一塊為土最大的地毯,294平方米(14×21),重1噸;另一塊為189平方米(18×10.5)。此外,還展有百萬線頭地毯(1平方米有1148000個線頭)和雙面地毯等。土庫曼地毯蘊含著土庫曼民族的審美情趣。土庫曼民族的各個支系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毯紋飾。現今的土國旗和國徽上都繪有地毯紋飾。
土庫曼斯坦國家博物館由土耳其出資興建,1998年11月12日開館。博物館位于阿什哈巴德市南側,氣勢恢宏,占地225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用于展覽。主樓設會議廳,展廳、辦公室、倉庫、技術修復部和咖啡廳等。4個半圓形露天劇場在主樓外側。博物館展廳設獨立廳、自然廳、原始史廳、古代廳、中世紀紀廳、民俗廳等,展品約2萬件。
阿哈爾捷金馬和種馬場關于阿哈爾捷金馬的記載最早見于公元前4-3世紀。此馬產于土庫曼斯坦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的阿哈爾綠洲,是經過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此馬體態勻稱,威武膘悍,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性情暴烈,但馴服后卻非常順從。馬神態威嚴,步伐輕盈。阿哈爾捷金種馬場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為里海養馬廄,1992年改名為尼亞佐夫總統種馬場。現土庫曼斯坦共有五個國營大型馬場,阿哈爾捷金馬總數約2000匹。致力于向國際市場介紹阿哈爾捷金馬,同美、法、俄、瑞典和澳大利亞等國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