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韶關,簡稱“韶”,古稱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東衡州為韶州,之后歷朝沿襲。元鼎六年設曲江縣時,便以韶關為縣治。韶州得名韶關始于明清之際,在今韶關市區先后設立水陸三個稅關收稅,俗稱韶關。韶關地處廣東省北部,北江上游,湞江、武江、北江三水交會處,與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鄰廣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稱,韶關是粵北地區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廣東省規劃發展的粵北區域中心城市。韶關是粵湘贛交界地區商品集散中心,粵港澳輻射內陸腹地的“黃金通道”。韶關是國家規劃發展的一級鐵路樞紐和公路運輸樞紐城市。韶關人均擁有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居全省地級以上市第一位,被譽為華南生物基因庫。韶關擁有“嶺南名郡”,“中國鋅都”,“有色金屬之鄉”,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2016年12月,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韶關有陳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張九齡、宋代名臣余靖等杰出人物的遺跡,韓愈、蘇東坡、楊萬里等都曾留下歌頌韶關山水的名詩佳作。孫中山先生曾兩度率國民革命軍在韶關誓師北伐。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在韶關留下足跡。毛澤東、朱德、鄧小平、彭德懷、陳毅等革命家都在韶關戰斗過。全市有99個鎮(街道)4796個自然村屬革命老區。韶關是古代中原文化和南方百越文化交匯之地,客家民系的聚居地之一,保存有客家圍樓300多座。境內文物眾多,擁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276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 處,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4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74 處。韶關擁有國家級風景區丹霞山(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弘揚南宗禪法的發祥地南華寺,著名的“馬壩人”出土處馬壩人遺址、“石峽文化”遺址獅子巖,有“地下宮殿”之稱的古佛巖,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古驛道梅嶺古道(梅關古道),嶺南第一圍的滿堂客家大圍,客家八卦圍、湖心壩客家群樓,珠江三角洲居民的發祥地珠璣巷,南方第一家天然狩獵場乳源南水狩獵場,乳源的必背瑤寨、乳源大峽谷(廣東大峽谷)、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韶關百丈崖風景旅游區、云門寺、珠璣巷、乳源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等景區景點。最佳季節:3月-5月和10月-12月皆宜。此時氣候溫和,景色怡人,非常適宜旅游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