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尼日利亞(英文: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全稱: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位于6°27′N,3°24′E,處于西非東南部的國家,非洲幾內亞灣西岸的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寧,北邊的尼日爾,東北方隔乍得湖與乍得接壤一小段國界,東和東南與喀麥隆毗連,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總人口1.73億,占非洲總人口的16%,同時也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2013年,尼日利亞國內生產總值(GDP)5099億美元。尼日利亞是非洲能源資源大國,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截止2014年已探明石油儲量居非洲第二、世界第十;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已探明76種礦產中有34種具備商業開采價值。尼日利亞政局基本保持穩定,自實行民選政治以來社會發展總體平穩。但隨著國內種族和宗教沖突日益激烈,恐怖活動愈加頻繁,使尼日利亞面臨的安全風險不斷升高。
維多利亞島上的海灘和塔克瓦海灣,是拉各斯的游覽勝地。這里的國家博物館珍藏著豐富的尼日利亞文化遺產,吸引著大批的旅游者。卡拉巴爾是尼日利亞港市,克羅斯河州首府。在國境東南端,卡拉巴爾河友岸,距河口64公里。天然良港,可容納吃水6米的船只。15-19世紀殖民者掠奪奴隸曾由此運出。1900-1906年為南尼日利亞首都。現為橡膠、棕油、棕仁、椰干等的貿易、加工中心和出口港。近海漁業很盛,有魚類加工和水泥、鋸木、造船業。有卡拉巴爾大學、師范學院等。有航空站。卡諾是尼日利亞的歷史古城,位于國境北部,坐落在哈代賈河上游高原上,這里原是西非穿越撒哈拉沙漠同北非、東非進行駱駝商隊貿易的交通要塞,素有“沙漠港口”之稱,現為尼日利亞北部工商業重鎮和文化、交通中心。市區名勝古跡眾多,氣候涼爽宜人,花木爭艷,每逢旱季時期,游客紛紛來此避暑游覽。卡諾城舊城區的泥筑城墻,呈不規則的橢圓形,全長24公里,高4米左右,有14個城門,迄今基本保存完好。城內名勝古跡很多,坐落在舊城中央位置的埃米爾王宮,占地廣闊,建筑宏偉,外觀樸實,內部豪華,是卡諾最著名的古建筑。每逢伊斯蘭教重大節日,埃米爾(亦稱上王或酋長)身著色彩繽紛的民族服裝,由馬隊和持古代兵器的衛士簇擁出席集會或游行,陣容龐大,威風凜凜,浩浩蕩蕩,引得萬眾矚目。中央清真寺塔尖高聳,寺內祈禱大廳寬敞華麗,寺前廣場面積很大,整個建筑為深黃色,寺內寺外可同時容納10幾萬人做禮拜,是老城區最巍峨堂皇的建筑。庫米爾市場是非洲的古老市場之一,從16世紀初便是進出撒哈拉沙漠的駱駝商隊的歇腳處,也是當時大西洋到尼羅河之間的重要商貿場所之一。整個舊城區劃分為100個小區,每個區都有一座清真寺和一個傳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