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蓬蓬牦户图片欣赏,大地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国产精品自拍,原创国产av精品剧情,苏州人才市场

您所在位置:首頁 > 目的地指南 > 亞洲 > 中國 > 四川 > 眉山

眉山MeiShan

眉山,四川省地級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眉山東鄰內江、自貢、資陽,南連樂山,西接雅安,北接成都。2000年6月1...
詳細介紹

       眉山,四川省地級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眉山東鄰內江、自貢、資陽,南連樂山,西接雅安,北接成都。2000年6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撤銷眉山地區,設立眉山市,管理東坡區、彭山區、仁壽縣、洪雅縣、丹棱縣、青神縣。眉山古稱眉州,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兩宋期間,共有886人考取進士,史稱“八百進士”,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進士之鄉”。眉山也是成(都)樂(山)黃金走廊的中段重點地區及“成都平原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星火計劃農村信息化試點市和“四川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重點城市。境內擁有三蘇祠、世界第一大雙佛“齊山雙佛”、柳江古鎮、黑龍灘、瓦屋山、峨眉半山七里坪等著名景點。作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5.7%,城區綠化率達37%。眉山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1世紀中國城市規劃、管理與發展”項目示范城市和中國城市交通數字化建設試點城市。眉山是國家、省歷史文化名城、園林城市、文明城市、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市,2013年,眉山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2015年11月,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6年,眉山市榮獲亞太地區(二三線城市)首選旅游目的地稱號。眉山是著名的中國泡菜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中國臍橙之鄉、中國竹編藝術之鄉,是著名大文豪蘇洵、蘇軾、蘇轍的故鄉,唐宋八大家,眉山占據了三個。眉山曾被中央電視臺紀錄片《一城一味》挑選為中國七大美食之城之一。

       眉山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市政府所在地眉山建縣已有1505年歷史,是著名的三蘇文化之鄉,有三蘇祠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彭山已有2300年歷史,有彭祖山,江口東漢崖墓群(省級)等著名古跡,市、縣級文物多達40處,出土珍貴文物眾多;青神是第一代蜀王蠶叢出生地,有馳名的中巖寺,平羌小三峽和獨具特色的中國竹編藝術之鄉;洪雅建于隋代,古建筑及民居古鎮眾多,瓦屋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此外,還有丹棱的龍鵠山,仁壽的牛角寨大佛等石刻造像。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眉山旅游的寶貴財富。文化遺跡的分布,存在著一個從古而今、一脈相承的岷江文化帶,是構架眉山文化旅游最有特色的發展片區和支撐點。三蘇博物館,北宋時期(960年~1127年)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紗彀巷內。元代改宅為祠,祭祀三蘇。明代洪武年間擴建,明末毀于兵火,僅存五碑一鐘。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按明代規模重建,而后歷代均有增益補修,現占地面積56800平方米。于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4月成立“眉山三蘇博物館”,1997年,眉山重新設立地委、行署。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成為地級單列市。6月,三蘇祠被省文物局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推薦名單。2001年7月,三蘇博物館上劃市級管理,隸屬于眉山市文體局。2003年11月,更名為“三蘇祠博物館”。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三蘇祠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生態旅游重點森林公園,國家AAA景區,距成都160公里,峨眉山36公里,樂山大佛98公里,與樂山大佛、峨眉山構成川西南旅游"金三角",處于大香格拉旅游圈的外圍地帶,一直以來是自駕車愛好者及旅游團體前往休閑、觀光的理想之地。1997年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全國森林公園十大標兵單位”,199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生態旅游景區”,且為國家林業總局定點聯系的三個國家森林公園之一。景區日接待能力達1500人,隨著連接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三山環線”公路的通車,相信瓦屋山將成為人們進行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科普研究、探險考察、攝影寫生以及舉辦會議的理想場所。

       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位于丹棱縣城西張場鎮、王場鄉、順龍山轄區內,海拔1142米,幅員面積11 .8平方公里。其中,林區面積1.3萬畝,突兀一峰獨峙,雄踞于成都平原西南邊緣,時有煙去在半山飄浮,尉為壯觀。山形酷似峨眉,雄秀奇險幽,頗有峨眉山的架式。山中名勝古跡如金頂、舍身崖、九老洞、萬年寺、伏鶴寺、一線天等,皆與峨眉山“同名同姓”。民間傳說先有此山,后有峨眉山,故名“老峨山”。據地方史志載,老峨山佛教盛行,香火旺盛,建寺于隋,興盛于唐、宋、元、明、清,山中共建有72座寺廟,僧侶最多時竟達千人。唐代開元年間,道教傳入老峨山,先文在山中建了36庵堂,有近400名道士修道山中。著名道教人物杜光庭、清代文學家彭端淑等名人雅士曾游覽此山,留下許多贊美詩篇。老峨山著名的自然景觀和風景名勝,既有堪與峨眉山媲美的日出、云海、佛光,更有獨具特色的華頭懸空、美女曬羞、摩崖石刻造像等等,文物古跡和神秘傳說故事等文化積淀豐富。

       彭祖山, 原名仙女山,古稱彭亡山、彭女山。因彭祖及其女兒在此生息,修煉成仙而得名。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山不高、臺階緩,滿山綠樹成蔭,修竹滴翠,據傳是商賢大夫彭祖故里和安葬地,有彭祖墓等景點。彭祖山風景區,是國內獨有、世界唯一以長壽養生為特色的文化旅游風景名勝區。景區沿府河、岷江岸邊,北起凈皇九股泉,南到縣城關刀山公園,總面積約 30 平方公里。區內山巒環抱、溪流逶迤,有修竹滴翠、果園飄香,四季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成為人們休閑、旅游,領悟和體驗養生之道,追求健康和諧生活的好去處。彭祖山海拔高度610米,垂直高差158 米,被尊為中華養生文化第一山。

       柳江古鎮,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柳江兩岸,歷史上稱為“明月鎮”,始建于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鎮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歷代屢廢屢興。柳江被稱作“煙雨柳江”,白天感覺不到這點。到了晚上,小雨淅瀝,坐在望江客棧的二樓上,在朦朧的燈火中,聽雨望江,才仿佛找到了“煙雨柳江”畫意。柳江古鎮建于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歷史,是四川十大古鎮之一。距成都150公里、瓦屋山50公里、峨眉山36公里。 古鎮背靠峨眉、瓦屋仙山,侯家山、玉屏山拱衛左右,楊村河、花溪河擁鎮而過,向北流向美麗富饒的錦繡花溪壩。這里有川西風情吊腳樓、中西合璧曾家園、訪古尋悠水碼頭、親水臨河古棧道、百年民居匯老街,還有圣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觀音、108棵千年古樹等特色景觀。

       黑龍灘旅游風景區,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北距成都64公里,南距樂山、峨眉山83公里,西距三蘇故里眉山30公里,位于川西旅游熱線中部的最佳位置。沿國道213線成仁段、高速公路成樂線、成渝線經仁壽、清水、龍正可從南、北、東、西四方直入庫區。水庫庫區幅員186.4平方公里,湖面23.6平方公里,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13公里,湖邊長310公里。湖中有7峽7壩15島,形成北、西、東、中四大景段。有"大壩雄姿"、"溢洪瀑布"、"龍巖古跡"、"蟠龍綠島"、"報恩寺院"、"八仙群島"、"三灣積翠"、"雙燕湖光"、"青龍花木"、"山王果園"等十大景點四十余處景觀。 庫區水上游樂特色突出,有大小游船83只,還開設有水上飛傘、龍湖潛水、游泳池、釣魚區等體育娛樂項目,五里橋和三大彎建有劃水訓練基地。

更多眉山熱銷門票排行榜
暫無
推薦目的地

眉山

0 人想去

0 人去過

更多游玩

眉山游玩

  • 暫無
更多住宿

眉山住宿

  •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