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馬其頓共和國(馬其頓語: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а),簡稱馬其頓,是位于東南歐的巴爾干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而古代馬其頓地區包括馬其頓共和國和希臘北部的中馬其頓、西馬其頓、東馬其頓-色雷斯。對于古代馬其頓,希臘方面認為古馬其頓人是古希臘人的一支,古馬其頓王國屬于希臘歷史。馬其頓共和國方面則宣稱自己是馬其頓王國和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者,因此堅持使用“馬其頓”這一國名。斯拉夫人7世紀遷居馬其頓地區,10世紀下半葉至1018年,薩莫伊洛建立了第一個斯拉夫人的馬其頓國。14世紀開始,馬其頓地區長期處于拜占庭和土耳其統治之下。1912年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束后,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軍隊占領馬其頓地區。地理上屬于塞爾維亞的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一戰后瓦爾達爾馬其頓作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并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二戰后,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原屬塞爾維亞的瓦爾達爾馬其頓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組成單位之一,稱馬其頓共和國。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宣布獨立。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暫用名加入聯合國。為促進經濟發展,加快融入歐盟一體化,馬其頓政府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稱為歐洲發展速度較快的國家之一。在141個國家中綜合排名位列第36位,是歐洲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
奧赫里德湖是巴爾干半島第二大湖。位于馬其頓共和阿爾巴尼亞邊境上的構造湖。長30公里,平均寬12公里,最寬15公里,面積36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5米。湖水較深,最深處286米。主要由地下水及山溪補給,水位變化不大。群山環抱,湖岸陡峻,以景色優美馳名。湖岸城市有奧赫里德(屬馬其頓)和波格拉德茨(屬阿爾巴尼亞)等。普雷斯帕湖為巴爾干半島湖泊。在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和希臘交界處。構造湖。長23.8公里,寬12.8公里,面積28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853米。平均深度20米,最深處在湖西岸,達54米。主要由地下水和山溪補給。沿岸多山,湖邊有半島和深而窄的小港灣,風景優美。奧赫里德市和奧赫里德湖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整個城市和緊鄰的湖區成為一個著名旅游景點。奧赫里德市主要是在公元7世紀至19世紀建造而成。在拜占廷時期,奧赫里德市成為非常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作為東正教的主教中心,她在公元9世紀建立了第一個斯拉夫大學。在11世紀初,奧赫里德市成為馬其頓中世紀最偉大的統治者——塞繆爾王國的首都,當時堅固的城堡至今仍完好保存。卡列城堡位于瓦爾達爾河左岸,建于公元6世紀初,從城堡上可以俯覽整個斯科普里市。查士丁尼一世當初修建這座堡壘的目的是用來抵擋斯拉夫人和波斯人,但最終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每年的5月6日是馬其頓的圣喬治節,人們歡慶春天的到來,吉卜賽人穿上節日的盛裝在Kale城堡和斯科普里的公園里載歌載舞,人們相信圣喬治能給他們帶來豐收。太陽是馬其頓民族的象征。太陽向四周放射出八道光芒象征它世世代代護佑著馬其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