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不丹王國(藏語拼音:Zhugyü),簡稱“不丹”,位于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屬青藏高原南底)。面積3.84萬平方千米,人口783689(2016年12月)。不丹自8世紀即為吐蕃一個部落,9世紀,不丹為獨立部落。1772年,英國侵犯不丹。1865年英國通過《辛楚拉條約》強迫不丹割讓包括噶倫堡在內的第斯泰河以東約2000平方公里的領土。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烏顏·旺楚克成為世襲國王。1949年8月,印度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接受印度的“指導”。1971年成為聯合國成員國。不丹族是不丹的主體民族,西部不丹語“宗卡”和英語為官方用語。不丹是世界上最后一個開放電視與網絡的國家。雖然不丹是一個最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不丹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在2006年發布的“全球快樂國度排行榜”中,不丹名列第八位,位列亞洲第一位。
不丹許多寺院和城堡都修建在環繞廷布谷地的山頂上。在西邊,建筑在海拔10000英尺的帕卓汀寺院俯瞰全城,它建于1748年。在以后的幾年中又不斷地修建,從帕卓汀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周環繞的群山。離廷布不遠的德欽曲林宗是王宮。除了國王以外,王室的成員都居住在那里。它坐落在寬敞的草坪、池塘和柳樹中間。這座美麗的三層建筑物,從建筑風格到它的陳設都是按照傳統形式修建的。在宮殿的另一邊是唐古差瑞,它是不丹最古老的拉康(神殿),僧人們到這里修煉他的靜座和飛升的方法。在廷布谷地,使人感興趣的地方還有為了紀念吉格梅多·爾吉·旺楚克國王而修造的佛塔,手工藝品商店和玫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