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阿塞拜疆共和國(阿塞拜疆語:Az?rbaycan Respublikas?),簡稱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語:Az?rbaycan),國名意為“火的國家”,是東歐和西亞的“十字路口”。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東南部,東臨里海,南鄰伊朗,北靠俄羅斯,東部與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湖岸線長456千米。其西南部的納希切萬隔亞美尼亞與本土不相毗連。公元11~13世紀阿塞拜疆族基本形成。11~14世紀突厥人、蒙古人入侵。16~18世紀歸屬伊朗。18世紀中葉先后建立了十幾個封建制國家。19世紀北部并入俄羅斯帝國。1917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0年成立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36年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在蘇聯時期,阿塞拜疆和俄羅斯是僅有的兩個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共和國。1991年2月6日改名阿塞拜疆共和國,同年10月18日宣布獨立。阿塞拜疆政府以發展石油產業為重點,重振國家經濟的戰略卓有成就。里海油氣的成功開發促進了阿塞拜疆經濟和社會飛速發展。截至2013年底,失業率和貧困率分別降至5%和5.3%;戰略外匯儲備達到500.32億美元。2018年4月11日,阿塞拜疆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現任總統伊爾哈姆·阿利耶夫在總統選舉中以絕對優勢獲勝。
巴庫少女塔坐落在巴庫老城區中心,比鄰里海海濱,是12世紀所建的汗王宮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塔高27米,為8層圓柱狀,每層可容納50余人,內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涼甘美。特色:塔土每層窗日都有防御設施,可傾瀉滾燙的熔鉛,或投下燃燒的石油火把。拉戈代希自然保護區位于阿塞拜疆最西北部,與俄羅斯交界,其南部是扎卡塔雷。特色: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大,保護區內森林與平地交織,形成一幅幅秀麗的風景畫,保護區內有各種名貴的動植物,是旅游圣地。位于阿塞拜疆的共和國直轄區,其南部是阿格達什,西部是明蓋恰烏爾水庫。特色:保護區面積大,森林密布,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豐富。位于阿塞拜疆東部的里海上,由多個小島組成,北起阿利亞特海域,南至庫爾科薩。特色:小島成群分布,景色美麗迷人,有各式各樣的珊瑚礁,各小島上匯聚了各類鳥群。希爾萬自然保護區位于阿塞拜疆東部,與里海相接,東部是巴庫群島,屬于薩利亞內地區。特色:自然保護區內地勢較低,礦產資源豐富,野生動物繁多,景色優美。穆甘平原位于阿塞拜疆南部,整個地區為河流系灌溉區域,土壤肥沃,農產品豐富,畜牧業發達,平原上有為數不多的小丘。特色:這里風景秀麗迷人,庫拉(Rūd-Kür)河呈現出巨大的“幾”字,在春日朝陽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