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九江,簡稱 “潯”,是江西省下轄市(地級),古稱潯陽、柴桑、江州,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區“的魚米之鄉”。地處長江、鄱陽湖、京九鐵路三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九江是昌九一體化的雙核之一、環鄱陽湖城市群城市,也是江西將建設的3個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中部地區重要物流樞紐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化港口旅游城市 。九江被定位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新引擎、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長江中游航運樞紐之一和國際化門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江西省區域合作創新示范區,九江都市區是江西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三大都市區之一。九江是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九江港是長江水運第四大港口,江西省第一大港口,國家一類口岸,年通過力5000萬噸。九江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之美稱。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江西千島湖“廬山西海”;中部九寨溝”龍源峽”皆位其境內。九江榮獲“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最具國際影響力旅游城市” 等稱號。
九江,自古為江南著名的游覽勝地,素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圖畫”之美稱。境內山水風光迷人,名勝古跡薈萃,眾多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趣,230多個景點景觀星羅棋布,構成以廬山、鄱陽湖為主體,融古今高僧、名士妙文、書院翰香、建筑藝術和政治風云于一體的獨具特色的風景名勝區。散布于廬山、鄱陽湖之間的其他風景名勝舉不勝舉:有“地下藝術宮殿”美稱的彭澤龍宮洞,有“禪農并舉”而名傳天下的永修云居山真如寺,有堪稱經典杰作的千年古橋——觀音橋,以及市區的煙水亭、潯陽樓、琵琶亭,九江縣的岳母墓、獅子洞等。九江境內的風景名勝已經形成五區(牯嶺景區,山南景區,潯陽景區,沙河景區,永修景區)兩點(石鐘山,龍宮洞),一線(鄱陽湖水上游覽線)的整體格局。1982年8月,以廬山為中心包括九江市區及星子、湖口、彭澤等縣主要景點組成的廬山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批準并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至1986年,九江市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37處,市級24處。九江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境內景點可達2000處。石鐘山、鞋山、落星墩、軍山、印山、扁擔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態;冬季,吳城沙岸湖洲,萬只候鳥云集,白鶴天鵝群蔚為稀世奇蠢觀,曾被海外客人譽為“中國第二座萬里長城”,都昌老爺廟是朱元璋所建定名為定江王爺廟,鄰近的鄱陽湖水域是著名的鄱陽湖百慕大三角所在地。九江不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別開,如彭澤的龍宮洞、就河的獅子洞與涌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等。九江北面長江,南屏廬山,東臨鄱陽湖,西望幕阜山,得盡山傍水抱之寵;城內甘棠湖水光瀲九,岸柳成蔭。煙水亭、琵琶亭、潯陽樓、能仁寺、天花宮、浪井、九江長江大橋、九江長江二橋、九江長江三橋、鎖江樓、云居山、98抗洪廣場、龍源峽等景點可發思古之幽情。魏晉南北朝時,高僧慧永、慧遠,名道士陸修靜等曾先后來到九江,尋覓凈土,筑舍修行。從東晉至清末到九江和廬山為官,訪友,游覽,隱居的著名文人雅士多至500余人。1996年廬山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6年被批準為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